蒙古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内陆国家。被中国与俄罗斯包围,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,是一带一路北线的重要支点。主要民族为蒙古族、哈萨克族、图瓦人。大部分民众信奉藏传佛教、萨满教。在苏东剧变后,蒙古也随之发生了民主革命,于1992年颁布新宪法,成为议会民主制国家。蒙古的安全风险较低,国内几乎没有恐怖组织活动,但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恶化,引起了犯罪率的上升。蒙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牧业和采矿业,随着国际矿产品的升值,矿业成为蒙经济腾飞的重要支点和最具潜力的领域。但近年来,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低迷和对外投资的下降,蒙古经济面临严重的困境,需要依靠大量外部援助。
哈勒特马•巴特图勒嘎
(2017年任职)蒙古语
图格里克
155.36万
302.74万
(2016)110.31
亿美元(2016)1.0 %
(2016)3660
美元(2016)2.4%
(2016)72
(%GDP)13.04
亿美元(2016)-8.99 %
(2016)2016年前三季度,蒙古国工业总产值为68283亿图(按2010年基期价格计算),较去年同期增长6.5%。其中,采矿及勘探业总产值为47977亿图,同比增加11.3%;制造业总产值为14141亿图,同比减少10.5%;水电暖供应等行业总产值为6166亿图,同比增加18%。
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,部分大矿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。目前蒙古国已进行开采且出口产品的大中型矿主要有:奥尤陶勒盖铜金矿(OT矿)、塔温陶勒盖煤矿(TT矿)、额尔登特铜钼矿、那林苏海特煤矿、巴嘎诺尔煤矿、图木尔廷敖包锌矿、塔木察格油田等。
农业(主要指种植业)并非蒙古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但关系国计民生,历来受到政府的重视。农业从业人口6万余人,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。蒙古国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大麦、土豆、白菜、萝卜、葱头、大蒜、油菜等。目前蒙古国国内小麦、土豆等作物生产基本可满足国内需求。
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,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也是蒙古国加工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来源。蒙古国地广人稀,冬季持续时间较长,畜牧业生产仍以自然放养为主,现阶段仍难以实现大规模、现代化生产,受自然气候和牲畜影响较大。近两年蒙未发生暴雪灾害,也未爆发大规模疫情,畜牧业迎来丰收,牲畜存栏量连创历史新高。截止2016年年底,蒙牲畜存栏量共计约6154 万头,同比增长9.9%。
近年来蒙古国政府正逐步增加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。近年蒙建造业增幅减缓,新开工项目减少。2016年前三季度,蒙古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1534亿图,同比减少23.2% 。其中,住宅建筑产值5097亿图,同比减19.5%;非住宅建筑(工业、贸易、医院、学校等)产值3608亿图,同比减少10.7%;一般通用建筑(道路、桥梁、公共设施等)产值2550亿图,同比减39.7%;建筑维修业产值279亿图,同比减少34.6%。
蒙全国有旅游基地、大小宾馆、饭店约700家。从事旅游服务的公司约500家,主要宾馆有乌兰巴托饭店、巴彦高勒饭店、成吉思汗饭店、大陆酒店等,主要旅游点有哈尔和林古都、库苏古尔湖、特列尔吉旅游点、成吉思汗旅游点、南戈壁、东戈壁和阿尔泰狩猎区等。
以铁路和公路为主。境内有一条连接中、俄的铁路。与北京、天津、呼和浩特、莫斯科、伊尔库茨克、首尔、东京、大阪和法兰克福之间有定期航班。国际机场1个,为乌兰巴托“成吉思汗”机场。2016年前三季度蒙古国共运输货物3280万吨,同比增长3.1%;运送旅客1.952亿人次,同比减少6.4%。
1.蒙古实行一院制,每逢政府换届,都要对上届政府未实施的议案进行重新审议。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政策风险。
2.蒙古国内仍然存在一定的排华思潮,国内安全形势也存在着一定隐患。
3.中蒙关系面临美、俄、日等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竞争与挑战。